山里天亮得晚,清晨5時,窗外還是一片漆黑。
山腳下,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的營地卻已燈火如晝。工人們換上工作服,戴好安全帽,坐上前往工地的通勤車,頭頂著星光,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不知不覺間,一輪旭日躍上山巔,眼前的景象逐漸明朗起來——一座巨型大壩橫亙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上,左岸是四川寧南縣,右岸是云南巧家縣。這里就是在建規(guī)模世界第一、裝機規(guī)模世界第二的水電站——白鶴灘水電站。
“五一”假期,連續(xù)多天超30攝氏度的高溫炙烤著施工現場,1.6萬余名建設者頭頂烈日,揮汗如雨,堅守在施工一線。
白鶴灘水電站由中國三峽集團開發(fā)建設。堅持疫情防控與施工建設統(tǒng)籌推進,水電站建設緊張有序。
剛過年,大壩項目部員工楊小龍接到通知,抽調他到剛成立的疫情防控辦公室工作!白蠲Φ臅r候,一天要接打100多個電話。”排查人員流動情況,檢查防疫措施落實工作,協(xié)調人員返崗、物資進場事宜,他和防控辦的同事每天都忙到很晚。
“開工了!”早上6時,水電四局工人袁亮明帶領140人的工作隊伍來到大壩施工現場,和夜班的另一組人員完成交接。
機器開始轟鳴,電焊火花飛濺,頭頂不時傳來鳴笛聲。抬頭,只見橫跨左右岸的纜機軌道線上,一個個混凝土罐來回穿梭。
“作為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,大壩澆筑一刻也不能停!痹撩鞯年犖榻衲甏汗(jié)留守工地,負責大壩3個作業(yè)面的混凝土澆筑。
地面上,大壩澆筑熱火朝天;地面下,灌漿作業(yè)緊張推進。
在地下廠房的一條廊道上,灌漿工人詹慶毅正在鉆孔、灌漿。這里溫熱潮濕,鉆機一開,廊道溫度最高可達40攝氏度。
與大多數建在地面上的電廠不同,白鶴灘水電站的機組廠房建在地下,廠房、輸水系統(tǒng)、泄洪系統(tǒng)、交通網絡等,在金沙江兩岸的大山內部縱橫交錯。
“灌漿,就是堵住地下的巖石縫隙,防止巖面滲水變形,影響大壩安全。”詹慶毅說。
大壩澆筑、地下灌漿、安裝引水發(fā)電系統(tǒng)…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,白鶴灘水電站各項重點工程都沒有停工。
超級工程的背后,是一項項世界級的技術難題,科技攻關的腳步更不停歇。
改造拖模施工技術,將澆筑的單位時間壓縮到70個小時,全面應用智能通水技術,實現大壩混凝土精準化溫控,大規(guī)模應用低熱水泥……一項項創(chuàng)新成果令人振奮。
“我們有信心克服疫情影響,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!”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主任汪志林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