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(記者 柏樺)6月10日,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。此次入選項目有325個,其中陜西有13個。截至目前,我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3個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7個、省級674個、市級1998個、縣級5249個。
此次我省入選項目包括張騫傳說、陜西快板、藤編(漢中藤編)、關中傳統(tǒng)民居營造技藝、古琴藝術、嗩吶藝術(子長嗩吶)、碗碗腔(渭南碗碗腔)、蒸餾酒傳統(tǒng)釀造技藝(西鳳酒釀造技藝)、黑茶制作技藝(咸陽茯茶制作技藝)、傳統(tǒng)面食制作技藝(老孫家羊肉泡饃制作技藝)、傳統(tǒng)面食制作技藝(西安賈三灌湯包子制作技藝)、中醫(yī)正骨療法(朱氏正骨術)、規(guī)約習俗(呂氏鄉(xiāng)約鄉(xiāng)儀)。
此次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覆蓋31個省區(qū)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、香港特別行政區(qū)、澳門特別行政區(qū),其中,96個原國家級貧困縣的103個項目以及一批服務民生、惠及百姓的項目列入名錄。俄羅斯族、塔塔爾族等7個少數民族的8個項目列入名錄。
目前,我國已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、省、市、縣四級名錄體系,共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萬余個,一大批珍貴、瀕危和具有重大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。